5萬失聯外勞行蹤不明,影響國人就業市場-
原住民工作權益首當其衝
  
  
20年前我們原住民在營造工地的薪資一天是3000元,20年後的今天沒有增加反而減少到$2500甚至更低到$2000 ,到底是為什麼會這樣? 
很多的族人跟我反映,每當早上七點時,就會有車子一輛輛開進工地,裡面坐滿逃逸的外籍勞工,工資都比我們低。因為這樣,我們談工資的籌碼越來越少。面對這些非法的外籍勞工團體,我們除了降低自己的薪資,什麼都不能說,深怕丟了工作。現在的我們若有工作可以做就很開心了,哪敢要求調高薪資?
基於這樣的緣由,我特別在立法院安排的一個專題報告「行蹤不明外籍勞工對原住民勞工就業影響及如何降低逃逸誘因」
原來移民署會同國安團隊自101年至109年8月已查處行蹤不明外籍勞工15萬9,469人,但同期間又新增行蹤不明外籍勞工有16萬6,075人,意思就是抓到一批,馬上就會有新一批跑掉,永遠也抓不完,為何會這樣呢?
失聯外籍勞工有二大族群,女性印尼籍看護工25,469人及男性越南籍製造業外籍勞工16,308人,加起來占所有失聯外勞的80%以上。而失聯外勞可以不管勞基法,也不用投勞保,更不需要理會就業服務法相關規定,更沒有勞基法資遣或解僱的難處。很多過去多由原住民勞工從事的工作,現在大都被失聯外籍勞工取代,同時也衝擊國人的就業機會。
今天要求勞動部應該讓外籍勞工”三不一沒有”,就是外籍勞工「不想逃、不願逃、逃不了,以及沒有就業機會」。因行蹤不明外籍勞工對原住民就業影響及如何降低逃逸人數需跨部會共同合作,而且相關背景的調查也不足,所以提案要求勞動部會同內政部及原住民委員會,應於一個月內建立定期跨部會協商機制,並研擬如何降低外勞逃逸人數,避免衝擊原住民就業。
youtube網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GIUiaTk7E&feature=youtu.be